柔印技術中容易被誤解的知識點
轉載自微信公眾號“CIFlexo絲艾柔印” ——柔印技術中容易被誤解的知識點
原創 薛曉樂 CIFlexo絲艾柔印
薛曉樂,從事柔印行業20多年,2010年加入柯達柔印事業部,現就職于邁日侖(上海)貿易有限公司(柯達在2019年將整個柔印事業部全部出售給了Montagu投資公司),繼續為柔印及Flexcel NX Solution產品服務。
本文解釋了如何通過使用超級單元的加網方式,突破在輸出分辨率受限制的情況下提高加網線數,而不會影響灰度級別;還解釋了輸出分辨率對最小網點的直徑沒有影響,并提出了更高的加網線數并不能擴大印刷品色域和提高色彩對比度。
先說一下為什么想寫或者要寫這篇文章
非常感謝王總編給我這個機會,在這么專業的技術平臺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和感受。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并知道柔印的一些專業知識,減少對柔印和印刷的誤解,使柔印行業有更好的發展。
在2010年加入柯達公司之前,我從事的大部分柔印工作是關于柔印的印前處理、制版、柔印技術應用和色彩管理等,對于軟硬件的一些原理和算法并不是很清楚和理解。當有的朋友問我:“為什么只有柯達使用方形激光成像技術?為什么柯達Flexcel NX只需要2400×2400dpi的輸出分辨率就可以在柔版上形成10.2μm的獨立網點?”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許多。接下來,我來分享一些比較容易被誤解的話題。
說到這里,我應該感謝幾個人,Gordon Pritchard、Stephen Zmetana、Jim Third、Steve Smith,是他們分享了一些知識和理論,讓我走出了誤區,并對這些原理和知識有了更好地理解。
先解釋一下半色調(halftone)與灰度級別(gray level,簡稱灰階)的原理。
什么是灰階?
如圖1所示的灰階矩陣,灰階表示圖案由最暗到最亮之間不同亮度的層次級別;中間層級越多,呈現的畫面效果也就越細膩。
圖1 灰階矩陣
什么是半色調?
半色調網點是在半色調“單元”內形成的。單元是由像素組成的網格,通過開關單元里的像素而形成網點。當單元里沒有打開任何像素時為0%色調,當像素逐漸打開時,網點將增加,直到單元內的所有像素都打開并填滿,即100%色調。
如圖2所示的單元格,假定單元格的尺寸是2×2個像素組成,整個單元格內共有4個像素。
圖2 2×2個像素組成的單元格
按照這樣的規則,網點與像素的關系如下:
由此可見,單元格是2×2的網格,半色調最多只有5個階調(灰階),數學公式是 2×2+1=5。如果單元格物理尺寸不變,單元格里的像素數量增加了,像素也相應變小了,灰階也隨之增加。
例如:
10×10個像素組成的單元格,灰階是10×10+1=101;
16×16個像素組成的單元格,灰階是16×16+1=257;
如果輸出分辨率(dpi,Dot Per Inch)是固定的,而網線(LPI,Line Per Inch)是增加的,例如從100 LPI增加到175 LPI,那么每個點可用像素的數量減少,因此灰階的數量減少。
這一理論就是經典的灰階公式:
當輸出設備的輸出分辨率是2400dpi時,灰階與網線的關系:
由此可見,當輸出分辨率除以加網線數小于16時,有效的灰階就低于256。這可能導致階調在復制時不準確和不均勻,造成在漸變中出現條杠,色彩突然地從一種階調跳階到下一種階調,沒有自然平穩地過渡;如圖1中的灰階數越多,過渡就越自然、平滑。
然而,這個經典公式僅適用于由單個、孤立的半色調網點所代表的色調值,該半色調網點還是基于一個單獨的半色調的網點單元,在現實的生產環境中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。
大約在1989年,一種新的算法開始被采用。這種方法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,即我們不再關注單獨的半色調網點,更關注的是區域所呈現的階調,這就是所謂的“超級單元” (Supercell)技術。超級單元是通過“抖動”獨特的半色調網點,在某個特定的區域來實現非常精準的色調值,并虛擬任何分辨率。
例如,我們在印刷中希望得到17.5%網點的色調值。如果受到經典公式的限制,對單個、獨立的半色調加網方式,我們不可能呈現17.5%的網點。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交替使用17%和18%的網點來創造17.5%網點的值(這被稱為抖動,Dithering);眼睛(和儀器)整合了17%和18%的交替點,結果就是平均值,在這個例子中17.5%網點是我們想要的色調值。另一種方法是:如果我們將半色調單元限制在16×16像素的矩陣中,那么無論單元內的點是如何排布的,我們都會在某一個區域中擁有257個灰階。然而,如果我們基于多個半色調單元創建一個色調區域——“超級單元”,我們就可以繞過經典公式所建議的灰階限制,創造更多的灰階。
通過圖3可以清楚地看到,超級單元技術在2400dpi×2400dpi的輸出分辨率下,加網線數150LPI時,可以輕松地再現10.0%、10.1%、10.2%、10.3%、10.4%,10.5%等網點。相當于將10%與11%再分成10個灰階,而從0%-100%就達到了1000位灰階。
圖3 超級單元形成的1000位灰階
超級單元(Supercell)加網方式,是著眼于色調的區域(這是關健)而不是單個的獨立網點,并超越了經典公式對灰階的限制。自1995年以來,幾乎所有廠商針對調幅(AM)加網方式都采用了超級單元的加網技術。例如:愛克發(Agfa)-ABS,海德堡(Heidelberg)-HDS,柯達(Kodak)-MaxTone等等。大多數RIP通常將此功能設置為1024位灰階,這樣就可以滿足最高質量印刷機的色調需要了。
沒有超級單元功能的用戶,必須通過增加輸出設備的輸出能力和分辨率、使用較低網線、限制縮放的尺寸來解決灰度級問題。但是,高分辨率的設備(例如4000dpi或5080dpi)其實是不必要的,高分辨率的位圖文件更大、處理速度更慢,并影響成像設備的輸出速度。對于商業印刷,大約在2400dpi左右是最佳的性能質量比。
早在2000年的芝加哥GrapExpo展會上,克里奧(Creo)公司就使用了2400dpi的激光機(CTP)輸出了1697 LPI的印版,同時印刷了一個幅招貼畫,并獲得了“他們說這不可能做得到(They said it can't be done)”的大獎。直到今天,我們所熟悉的膠印、凹印通常的輸出的網線是175LPI或200LPI,CTP仍然使用2400dpi或2540dpi分辨率輸出,并沒有使用4000dpi或者5080dpi的分辨率。可以看出,輸出的分辨率和輸出的網線并不存在絕對關系,對灰階也沒有直接影響。
另外,絕大部分的數碼照片都是8位編碼,個別數碼相機可以達到12或14位編碼(如圖4所示)。我們常用的用于處理圖片的軟件Photoshop,在用于商業印刷時,也基本上使用8位通道。對于8位編碼的圖片,256位灰階也是圖片可以達到的最高級別了。如果想達到更高的灰階(1000灰階),只能在Illustrator這樣的矢量軟件中創建一些圖形,來實現大于256位灰階了。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,某些比較長的漸變看起來有跳階的問題,一方面是圖片的分辨率過低(建議是加網線數的1.5~2倍),另一方面或者是放大倍數過高。這些圖片由于本身分辨率不高,當輸出的網線較高時,圖片原始的灰階無法滿足輸出要求;而在使用Illustrator制作較長的漸變和相關圖形,就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。使用了Supercell技術的RIP軟件并沒有限制256位灰階。
圖4 數碼相機編碼倍率
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,超過1000的灰階也只能通過某種特殊設備進行測量,人類的肉眼根本分辨不到很高的灰階。對于商業印刷來講,超過256位灰階,完全是過度的、無意義的。
總之,大家沒有必要通過更高的輸出分辨率來獲得更高的灰階,256位灰階是商業印刷的最高級別,除了某些特種行業(防偽、3D光柵等),高分辨率才有意義。
近些年來,柔印在不同印刷領域的加網線數,有著不同程度的提高。從100LPI提升到175LPI,甚至更高,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再現更小的網點,提高印刷的精細程度。
但是,通過表1數據和圖5的比較可以看出,在同樣的網線、最小網點是2%時,輸出的分辨率不管是4000×4000dpi還是2400×2400dpi,最小網點的直徑都是27μm;通過表2數據和圖6的比較可以看出,網點是20%時,不同的分辨率下的網點直徑都是85.5μm。
表1 不同輸出分辨率時的150LPI的2%網點
(點擊表格可放大)
圖5 2400×2400dpi(左)與4000×4000dpi(右)分辨率150LPI的2%網點比較
表2 不同輸出分辨率時的150LPI的20%網點
(點擊表格可放大)
圖6 2400×2400dpi(左)與4000×4000dpi(右)分辨率150LPI的20%網點比較
當在使用柔性版激光雕刻機時,如果希望在柔性版上獲得更小直徑的網點,通過提高激光機的輸出分辨率,在理論上講是沒有什么意義的。也就是說,2400dpi/4000dpi/5080dpi等輸出分辨率對于最小網點的再現是沒有區別的。只有當網線變得更高,最小網點百分比變得更小時,最小網點的直徑才變得更小。
但是,輸出分辨率越高,形成的圓形網點就越圓,鋸齒就越少,如圖6所示。換句話講,激光雕刻的時間更久了,激光雕刻的速度更慢了,只是將小的圓形網點灼燒的更圓。相比低分辨率雕刻的最小網點,網點與網點之間看起來更均勻,大小一致;最終在柔性版上形成的最小網點,也會比低分辨率的要好一些。
分析其原因比較復雜,激光雕刻機屬于精密儀器,需要定期進行校正及保養。當激光機的誤差超過了標準范圍時,低分辨率由于雕刻速度比較快,再加上柔性版厚度變化有相應的誤差,最小網點就看起來大小不一致了。所以,想要獲得高品質、穩定的柔性版,定期對激光雕刻機進行專業保養是非常有必要的。低分辨率雕刻的網點同樣可以獲得理想的網點,柯達Flexcel NX激光機在2400×2400dpi的輸出分辨率下,完全可以在柔版上形成直徑為10.2微米的平頂網點。
由于網紋輥技術的限制,柔版的最小網點也不可太小,應根據相應的網紋輥進行匹配。直徑小于網紋輥網穴的網點很容易侵入到網穴內,獲得更多的油墨,從而導致臟版。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。
表3 網紋輥線數與柔性版加網線數之間的關系
(點擊表格可放大)
不過,高分辨率對于形成實地微孔(如柯達的DigiCap NX)是非常重要的。更高的分辨率可以在實地表面雕刻更小的像素(如圖7所示),柯達的實地微孔采用了4800×2400dpi的分辨率;這些微孔在柔版表面形成不同的圖案,用于匹配不同線數和載墨量的網紋輥,從而在印刷過程中改變油墨的流動性,使得油墨在承印物表面更均勻,在不改變印版材料的同時,提高油墨的反射密度。
圖7 柯達實地微孔(DigiCap NX)
柯達NX激光機通過更加細分化地改變步進電機和鼓的旋轉,從而達到更高輸出分辨率。當然,激光機的軟硬件都需要支持高輸出分辨率的要求。有趣的是,柯達NX激光機在使用4800×2400dpi的實地微孔時,雕刻速度比普通的2400×2400dpi更快,而其它品牌的激光機當使用高輸出分辨率時,速度則變慢。

關于“”的相關資訊
我要評論: | |
---|---|
內 容: | |
驗證碼: | (內容最多500個漢字,1000個字符) 看不清?! |
請注意: |
|
1.尊重網上道德,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,不發表攻擊性言論。 2.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。 3.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。 |
共有-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